第1072章 宴饮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10
身上既然担负着责任,便要尽力做好才是。
而后唐峰便带着其余将领,还有他的亲卫,骑着马,一同进了城。城门口,孙代音果然领了大大小小的官员武将,在那里候着了。见唐军一行人到来,便赶忙领着人迎了出来,齐齐行礼。
“小的在此迎接诸位大人进城。城中已经备好酒水菜肴,也收拾好了院落供诸位大人起居。白岩城并不丰饶,若有条件简薄处,还望诸位大人见谅。若有什么什么不满的,还望大人们不吝直言,在下定叫人重新安排妥当,定叫诸位大人舒心才是。”
孙代音站在前面恭谨谦逊,倒真是个十分拿得起放得下的人,也颇识时务。
“无须如此小心刻意。我等行军打仗,什么没有经历过?能有的吃有的住,便不错了。赶紧进去吧!堵在这里,倒让城中百姓看了心中惶恐。”
长孙冲见唐峰没有开口的意思,便自己估量着出声解围了。
孙代音听了长孙冲这么说,也只好连忙让开了路,又叫人在前面带路,引着唐军将领们到城主府上。余琤回去准备,必然是将宴席设在了他府上的。
这个不用余琤特地命人来报,他自己便能够猜到。一行人便被他引进了自己的府上。
一路上,大道两旁的店家居户都是紧锁门窗,安安静静的,都不敢发出些响动,生怕引起了这些人的注意,一家人要遭受处罚。
唐峰见了,也不多说什么。
反正他们就算说得再多,这些人怕也不会信的。
等他们走了,白岩城自然能够恢复正常的经营劳作,用不着他们再操这份心。唐峰带着一群人便到了白岩城的城主府中,接受余琤等人准备好的宴饮招待。唐峰不太出声,一直都是长孙冲在替他出面与孙代音和余琤等人交谈。
他打定主意要将这件事彻底交给长孙冲出面了,自己便没有半点要开口搭话的意思。
他们这边得人招待,算是享受了,苏庆节和高履行却是依旧在跟乌骨城剩下的那些人纠缠着。
虽然他们轻松了许多,却还是要认真的对待每一的攻击,免得阴沟里翻了船,叫人在必败之局给翻了回来,那就不仅是丢脸了,更是会讲将士们的性命葬送于此。
他们都谨记唐峰的教诲,不敢因为局势大好就过分轻敌。
他们为等到唐峰的消息,便也不敢擅自行动,只得在此继续与那些剩下的敌军你来我往的。而此时长安城里,也是一派热闹景象。
正值科举之时,朝中选拔人才,各地参考的生员、乡贡,都已经达到长安,纷纷活动开了。
许多自负才学的,便写了好诗好词,或是策问篇章,往公卿门下投递,以盼得到长安诸位大人名士的赞赏看重。有忙着往礼部投公卷的,有忙着往达官贵人府上投行卷的。
也有结交诸位才子而兴办的各种赏花宴、文会之类的。一时之间,长安城文风鼎盛,热闹非凡。
而作为此次科举的主持者,正是魏王李泰。
故而此次要考常科的,不论是生徒还是乡贡的,也顾不上避讳夺嫡之事,投卷到魏王府上的,是最多的。
这些要参考的,都还是没能考中进士的,做官尚且还不能,夺嫡党政什么的,离他们就太远了,实在没必要想那么多。
更何况对于他们之中的某些人而言,能够攀上一位皇子王爷,便已经是人幸事,还会在乎什么其他的呢?魏王李泰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乐见其成的。
这些学子虽然现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,但是往后却不好说。
跟何况,这次是唐我那个李二亲自下旨交给他的差事,并非他自己筹谋得来的,白送的好处,他岂有不收下的道理?
而且她与太子李承乾争斗,是不怎么用得上这些未考中的才子,但若是以长远的目光看来,若是往后他胜了,自然要有些有潜力的年轻才子帮扶才好。
毕竟培养心腹,还是从一开始就慢慢培养的才算是自己嫡系的心腹。半路上威逼利诱而来的,纵有才能,也不能完全信任。
只有这些从一开始就施恩于他们的才子,才能够更加忠心。
魏王李泰虽然是听了众人的劝解分析,打定注意这一次要秉公办差,依着旧例主持科考事宜,却也没有打算要将到手的好处往外推。
毕竟他是光明正大的替皇上办差,名正言顺。
魏王李泰没有参与那些才子举办的文会,也没有单独与什么人会面 只是交代了人好好考察他挑选出来的几位比较出挑的人才,以观后效。
左右这才人还未参加春闱,也不知道是有真才实学能够考中做官的,还是假模假样装出来的。而且人品如何也是短时间内看不出来,还需要再慢慢考察,才能做下决定。
反正等这一批人考中的时候,自然会办曲江会,宴席之上,他这个主持科举的,与往年座师之尊也不差什么,自然能够与看重的才子好好结交一番,实在不必着急。
“、,殿下能够沉得住气,这很好。现在外面闹哄哄的,实在不必在意。一切还得等到张榜出来,才见分晓呢々」!”
白衣谋士坐在院中,(得李的)与魏王李泰对饮。
李泰闻言笑了笑:“先生说的在理,正是如此。如今这些文会,一日一个说法。才子更是一茬接着一茬的,名声倒都是难得一遇的人才,诗词歌赋都像是样样来得,实际如何,还得放到考场上考校一回,才得知真假呢。”
唐代取士,不仅看考试成绩,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,因此参考的人,不管是真才实学也好,还是假托个才子的名声也罢,总要弄出些虚名,才好显露头角。
故而每次春闱,长安总会冒出许多的才子,皆是经天纬地之才,好似下一刻就能封侯拜相一般。实际上弄虚作假、欺世盗名、沽名钓誉者,也不在少数。
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众多,名士大儒也不少,都已经习惯了,也懂得了一些分辨真假的技巧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