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4章 不服,就是干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09
炎炎夏日。
朝鲜半岛上,空气之中,带着潮湿闷热的气息。
唐峰骑在战马上,放眼望去,那巍峨的百济王城隐隐出现在视野范围内,身后,浩浩荡荡的唐军步兵缓缓的前行着。
身为中原内陆之人,这岛屿上湿热的气候,多少有些不习惯,每个人的面庞上,豆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滴落着。
然而,在那一张张面庞上,没有丝毫的烦躁,只有无尽的冷漠和肃杀之意弥漫着。
沿途中,依稀可以见到百济人的声音。
不过,看到浩浩荡荡的唐军部队,纷纷惊慌失措的快步跑开。
对于..这些............百济子民,唐峰并没有去理会。
百济不同于东突厥,与大唐之间,本身没有什么深仇大恨,他此番东进的目的也很简单,挽救新罗,扶持新罗政权,让它成为大唐扎根在这朝鲜半岛上的一颗棋子。
是以,唐峰并没有对这些百济子民大动干戈。
翻手将望远镜拿出来,架在眼前,向990着远处的城墙上望去。
清晰可见,在那城墙上,密密麻麻的百济士兵严阵以待,正在防备着什么。
看到这里,唐峰的眉头微微一皱。
但凡战场经验丰富的大将,都是清楚,这攻城战最是难熬。
对战双方,除非一方有压倒性的优势,不然的话,最是折损人手不说,往往还不会有太好的效果。
此番出海远征,并没有携带攻城器械,在这样的情况下,想要攻破这样的城池,更是困难万分。
大脑快速的运转。
他在想,百济国究竟会如何选择,是据守城池险要,还是大军出战,双方决一死战。
据守城池险要的好处显而易见,凭借己方的大军,可以有效的阻击唐军的进攻,但也有一个坏处,那便是,只要唐峰不主动发起进攻的话,双方将陷入僵持之中,这对于形势险要的新罗来说,未尝不是一个喘息之机。
若是让新罗缓过劲来,整装出发,双方前后夹击,百济也必将陷入危局之中。
百济和新罗两国战争进行到这最后一步,压死新罗,就只差最后一根稻草。
只要迅速扑灭眼前的唐军,再快速的折返回去,依旧可以吞并新罗。
如今,便是看这位…百济的君王如何选。
此时,百济王宫中,众多也正在为这件事情,彼执着。
“陛下,臣请出战!”
那出征的主帅大声的说道。
说话的同时,脸庞上任满的愤怒。
新罗破城就在眼前,这样关键的时刻,却然出现的唐军给打乱,他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。
“燕将军,唐国势大,贸然出军,绝非上策,不如固守城墙,将唐军阻击在外,也可保我王城安危。”
一名文臣模样的男子站出来,悠悠说道。
“匹夫之言,涨他国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”
那主帅冷声喝道。
“臣附议,唐军虽然厉害,可毕竟人数不多,我百济军士,未尝不可一战。”
武将阵营这边,再次有人说道。
此番进攻新罗,虽说有高句丽在后方支撑,对于..百济来说,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,没有人愿意,因为眼前的唐军,让那新罗缓过神来。
王位上,百济国王看着下方群臣的争论,眸光流转,沉思着。
理智告诉他,固守城墙,等待高句丽的援军到
来,里应外合,消灭眼前的唐军,乃是最佳的选择,可是,若高句丽的大军到来,到时候,新罗丰厚的底蕴,落在他们手上的,还能有多少。
沉思了片刻,百济国王的目光落在了沙勇的身上。
“沙将军,你曾率军与唐军作战过,认为我百济军士能否与唐军一战”
百济国王开口问道。
“陛下,那唐军人数只有两三万人,,,可各个凶猛无比,以臣看来,还是据守城墙,等待高句丽大军到来为好。”
想到海岸上的大战,那一名名身穿甲胄的唐军,如同挥动着死神镰刀的魔鬼一般,这位…百济大将还是忍不住有些胆寒。
“哼,沙将军莫不是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,同样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,那唐军莫非有三头六臂不成。”
那主帅扭过头来,不屑的说道。
他在前方攻城掠地,横扫新罗大军,后方却出现了这样的乱子,对于..唐军无比的痛恨,同样,对于..这位…失职的己方大将,也有几分不满。
“燕将军,我所言,句句属实,若是燕将军不信,自可亲自去试试。”
身为军中之人,那怕打了败仗,可终究是有着几分火气。
“陛下,臣恳请出战,定将那唐军主将的头颅带回来,献给陛下。”
那主帅再次请战。
“好,本王在这里恭候燕将军凯旋归来。”
片刻的犹豫后,百济国王还是下定了决心。
高句丽的使者已经带着消息折返了回去,相信不久,高句丽的援军便会到来,在这之前,他还是想试一试,胜了,他这位…君王必将声势大涨,新罗还是囊中之物,败了,待高句丽的大军到来,依旧有翻盘的机会。
时间不长,三万百济军士出了城门,向着唐军的方向而去。
咚咚咚。
城墙上,战鼓的声音,不断的响起,为这支出征的大军击鼓打气。
百济军队最前方,燕将军骑在战马上,手持一柄大刀,满脸的凌厉之色。
作为百济的军中主帅,一身强大的武力,也是百济军中第一人。
他也很想见见,让世人畏惧的唐国军队,究竟有多少本事。
双方的大军缓缓的靠近。
这些............出城的百济军队,自然也落入了唐峰的目光中。
手持望远镜,看着那缓缓行来的百济军队,唐峰的面庞上,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