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2章 唐王的心思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10
郭默的话,让唐峰陷入了沉思。
他组建的情报网,其中的情报人员都是从武神聊天群中交易来的专业人员。 绝对的专业,绝对的忠诚。
如此一来,整个情报网络的效率极高,在查探消息方面,比起朝廷的情报网,也要快上几分。 两世为人,他更加清楚情报的重要性。
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
两军交战,比的不只是兵多将广,情报更是重中之重。 依托情报占据先机,以少胜多的例子,古往今来不在少数。 所以,唐峰在情报方面做足了功课。
特别是歼灭了东突厥之后,在西突厥、薛延陀、高句丽等地方都暗中建立了精密的谍报网络。 这个时候,大唐威望正盛,西突厥想要有所动静,想来做的一定是非常隐蔽的。
连绵的大雪冰冻了草原,却也为西突厥的行动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。 在这种情况下,朝廷的情报机构能够察觉到西突厥动向的概率非常低。 如今,北方地区雪灾成祸。
朝野上下,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里。 这等关口,自己应该如何做呢?
“公爷,荣公公来了。”管家唐贵进来了。
“继续密切关注西突厥的动向,不要轻举妄动。”唐峰沉吟了一下,向郭默交代了两句。 院子里。
唐峰再次见到了荣德全。
对于荣德全的来访,唐峰倒是没有任何意外,或者说,他从心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。 “陛下召公爷进宫。”荣德全躬身说道。
“荣公公,这次雪灾,陛下可有说谁来做这赈灾主事之人?”路上,唐峰打算向荣德全了解一下情况。 他知道唐王召自己前去,定然是因为雪灾的事。
但究竟是让自己前去赈灾,还是商议这件事,唐峰自己也说不准。
“今个早上,陛下和赵国公等人便在商议此事,结果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来了,纷纷请奏想要前去赈灾々「。”荣 德全将早上太极殿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。
“不知陛下意欲何为?”李承乾和李泰请奏前去赈灾,唐峰有些惊讶,却不会意外。 如今的大唐国库充盈,各地州府也有足够的存粮。
唐峰写的赈灾册已经成为大唐赈灾的秘宝。
说的轻松点,赈灾就是走个过程,监督各地州府把灾银,粮食发放下去,帮助灾民重建家园。 不会费太多事,最多是身体上受些苦楚,但带来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。
试想,一位皇子亲自前往灾区赈灾,这在万万百姓之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象。 这等好处,李承乾和李泰会错过才怪。
“陛下没有否决两位殿下,不过也没有答应,此次请唐公进宫,除了赈灾,怕也还有说这件事。” “以老奴来看,陛下有倾向太子之意,不知为什么却没有答应下来。”
荣德全说完,接着又补充了一句。
作为唐王身边人,忠心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。
若是寻常人,荣德全或许会秉公办事,不会说出这样的话。 但唐峰终究不是寻常人。
常在唐王身边,荣德全最是能直观的感受到唐王对唐峰的倚重。 另一方面。
唐峰年纪虽轻,但处事老辣。
不管是将荣德全过继到膝下的侄子接到长安城安顿下来,还是给其安置的产业,都让荣德全铭记于心。 桩桩件件下来,总会有所偏移。
唐峰微笑着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话。
荣德全的话说到这里,他哪里还会有不明白之意。
李二绝不允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再发生在自己的子嗣身上。 一次刺杀事件,给这位君王敲了一次警钟。
虽然这件事李二非常愤怒,但还不至于让李承乾失宠。 李承乾是嫡长子,是储君。
他要维护正统,不能上宣武门之变这样的事出现在子孙身上。 大明宫到了。
“臣唐峰,见过陛下。”唐峰躬身行礼。
“起来吧,你应该知道联召你来是什么事吧!”唐王微微一笑,朗声说道。
“此次大雪,北方地区遭灾严重,陛下是为了赈灾之事吧!”唐峰点了点头说道。 “、。你在这方面极有经验,朕想听听你的想法。”唐王说道。
“陛下,如今我大唐国力强盛,不管是朝廷还是各州府,都有足够的存粮,赈灾并非是什么难事,只不过,若想要 堵住那些士族之人的口舌,最好是能够一位殿下亲自前往,如此一来,也可以彰显出陛下德性仁厚。”唐峰沉吟了一下 当先说道。
李二打算让李承乾前往赈灾,唐峰同样有自己的想法。 既然知道了李二的心思,倒不如先开口说出来。
唐王的脸上洋溢出一抹满意的笑容。
不得不说,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对他的心思,不管是行事还是说话,总是能够说到他的心坎上。 此次雪灾受灾面积不小,受灾人数也不在少数。
若是原来的大唐,自是要伤上一番脑筋。 现在不一样了。
不管(王王好)是十豆的问世,还是海外贸易的收入,朝廷都吃的盆满钵满。 毫不客气的说,要钱有钱,要粮有粮。
唐王真正犯愁的不是雪灾的事情,而是士族煽动的言论。
正如唐峰所说,皇子代君出行,与民共度难关,能够最大程度体现出朝廷的恩泽,君王的德性仁厚。 唐王本有此意,唐峰当先说出来,这位君王心中更是喜悦。
“让太子前去,你从旁辅助如何?”唐王饶有兴致的问道。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了解。
李承乾在品性方面没有太大问题,可缺点也是有的伶。
长期呆在长安,对外面的民生疾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,赈灾这种事情更是没有什么经验。 唐峰一同前往,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。